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考研政治毛概讲义:4.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义转变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过渡的时期: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地位);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绝对优势);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阶级构成主要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此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
  转变条件: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1949-1952的过渡: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酝酿:
  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9月,毛泽东提出,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路线的实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关系: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之所以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进行。
  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资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1、已有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没收和新建)这为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2、土地改革完成,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合作组织的增产明显,这为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3、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又一个重要因素。
  4、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