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考研政治毛概讲义:5.1 中国特色社义道路的初探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成果1:1956《论十大关系》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集体和个人;
  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同年9月的八大,强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成果2: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4、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其它成果:1957年8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
  还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
  1958年,又提出要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毛泽东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探索,提出:
  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的贡献:
  周恩来: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
  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补充;
  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计划指标必须一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邓小平: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
  朱德: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邓子恢: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文革”期间,毛泽东:他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