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考研政治毛概讲义:8.3 社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基础,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决定。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只要企业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按劳分配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人的主要形式。
  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才能:
  1、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3、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条件:也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种类:
  1、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
  2、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同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
  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包括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得到收入的劳动者不是凭借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提供生产要素的身份来参与分配。)
  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投资利润;借贷经营或金融机构利息;租金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邓小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承认和允许收入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客观必然性:
  A、劳动者的个人天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B、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D、三大差别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间差别。后三个方面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手段: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两个大局: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分配政策使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人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